新闻中心
News Center
首页  >  新闻中心  >  公司新闻
国内TFT-LCD行业分类及市场分析

TFT-LCD液晶显示屏
一、行业分类

国内TFT-LCD产业链可分为三大核心环节,覆盖从材料到终端应用的全链条:

1. 上游材料与设备
  • 关键材料

    • 玻璃基板:东旭光电、彩虹股份(国产化率60%)

    • 液晶材料:诚志永华、八亿时空(国产化率45%)

    • 偏光片:三利谱、杉杉股份(国产化率75%)

    • 光刻胶:晶瑞电材、南大光电(国产化率不足20%)

    • 驱动IC:集创北方、格科微(国产化率30%)

  • 核心设备

    • 曝光机:上海微电子(国产28nm光刻机)

    • CVD/PVD设备:北方华创(市占率25%)

    • 检测设备:精测电子(市占率40%)

2. 中游面板制造
  • 大尺寸面板(≥8.5代线)

    • 主要厂商:京东方(10.5代线)、华星光电(TCL T9)

    • 应用领域:电视(65英寸以上占比超30%)、商用显示器

  • 中小尺寸面板(≤6代线)

    • 主要厂商:天马微电子、维信诺(聚焦手机、车载)

    • 技术方向:LTPS(低温多晶硅)、柔性OLED(渗透率提升)

  • 工业/医疗屏

    • 特点:高亮度(1000+ nits)、宽温(-30℃~85℃)

    • 厂商:信利光电、龙腾光电

3. 下游应用市场
  • 消费电子(占比60%):电视、手机、平板

  • 工业控制(占比15%):HMI人机界面、仪器仪表

  • 车载显示(占比12%):中控屏、电子后视镜(年增速25%)

  • 医疗设备(占比8%):影像显示器、手术终端

  • 公共显示(占比5%):广告机、智慧城市终端

二、市场规模与增长

1. 整体市场规模
  • 2023年总产值:约 6000亿元

    • 上游材料及设备:1300亿元

    • 中游面板制造:4000亿元

    • 下游应用市场:1.2万亿元(终端产值)

  • 2025年预测:7500亿元(年复合增长率 7.5%)

2. 细分市场增长
领域 2023年规模 2025年预测 年增速 驱动因素
车载显示 450亿元 800亿元 20%+ 新能源汽车渗透率超35%
Mini-LED背光 150亿元 300亿元 30% 高端电视/显示器需求
工业医疗屏 320亿元 500亿元 12% 智能制造/医疗设备升级
公共显示 200亿元 300亿元 15% 智慧城市/新基建投资

TFT-LCD液晶显示屏
三、区域分布与产业集群

  1. 长三角地区(上海、合肥、苏州)

    • 核心产能:京东方10.5代线(全球最大单体液晶面板厂)

    • 配套优势:玻璃基板(康宁)、驱动IC(中芯国际)

    • 产值占比:全国45%

  2. 珠三角地区(深圳、广州)

    • 核心厂商:华星光电(T9产线)、深天马

    • 应用市场:华为、OPPO等终端品牌聚集地

    • 创新方向:柔性OLED、Micro-LED中试线

  3. 成渝地区(重庆、成都)

    • 核心项目:惠科8.6代线、京东方柔性显示基地

    • 产业特色:车载屏(长安汽车配套)、工控屏

  4. 京津冀地区(北京、固安)

    • 技术研发:维信诺AMOLED试验线

    • 政策支持:雄安新区智慧城市项目

四、技术趋势与竞争格局

1. 技术升级方向
  • Mini-LED背光:对比度提升至 1,000,000:1,成本下降30%(2025年)

  • 氧化物半导体(IGZO):支持8K@120Hz,功耗降低40%

  • 柔性显示:折叠屏手机(渗透率从5%升至15%)、卷曲车载屏

2. 竞争格局
厂商 市占率(2023) 核心优势 战略方向
京东方(BOE) 28% 大尺寸面板全球第一 10.5代线扩产、车载屏布局
华星光电 18% 电竞显示器市占率40% 印刷OLED技术研发
天马微电子 15% 车载屏全球前三 LTPS+OLED双技术路线
惠科股份 10% 消费级显示器高性价比 8.6代线产能释放
3. 国际竞争
  • 韩国:三星/LGD加速退出LCD转向QD-OLED,2023年韩国LCD产能占比降至15%

  • 中国台湾:友达/群创聚焦高端工控屏,市占率保持20%

  • 日本:JDI/夏普转向车规级屏幕,技术壁垒高

五、挑战与瓶颈

  1. 技术瓶颈

    • 高端光刻胶、曝光机依赖进口(ASML EUV设备禁运风险)

    • 柔性显示核心材料(CPI盖板)国产化率不足20%

  2. 产能过剩风险

    • 2023年全球面板产能利用率75%,国内部分二线厂商产能闲置率超20%

    • 价格波动剧烈(32英寸面板价格从4040到80周期性波动)

  3. 环保压力

    • 单条8.5代线年耗电量3亿度,碳排放法规趋严

    • 废液处理成本占总生产成本5%

六、政策与资本动向

  1. 国家政策支持

    • “十四五”新型显示规划:2025年上游材料设备自主化率超60%

    • 税收优惠:面板企业享受15%所得税率(普通企业25%)

  2. 资本投入

    • 2023年行业融资规模超800亿元,主要投向:

      • Mini-LED(40%)

      • 车载显示(30%)

      • 半导体显示设备(20%)

TFT-LCD液晶显示屏
七、未来展望(2025-2030)

  1. 市场集中度提升

    • 前三大厂商(京东方、华星、天马)市占率超70%

    • 中小厂商转向利基市场(医疗、军工定制屏)

  2. 技术融合创新

    • 显示+AI:环境自适应亮度调节、触觉反馈

    • 显示+物联网:智能零售屏实时数据交互

  3. 全球化布局

    • 东南亚设厂(越南、马来西亚)规避贸易壁垒

    • 欧洲车载显示本地化配套(德国/捷克设厂)

总结

国内TFT-LCD行业已形成 “上游突破+中游主导+下游扩张” 的全产业链优势,2023年全球产能占比达55%。未来五年,行业将加速向 高端化(Mini-LED/柔性)、智能化(车载互联)、绿色化(能耗降低30%) 转型。预计到2025年,车载显示、公共显示等新兴领域将贡献超40%的行业增长,中国有望成为全球新型显示技术的创新策源地。

15914117089